AI们齐发力 仍没追上乔布斯多年前的预言

人工智能还将发生哪些变革?很多科幻电影早就想象过、预演过,从《时间机器》到《2001太空漫游》《黑客帝国》,从《机器管家》到《我,机器人》《Her》《西部世界》《黑镜》等,AI的未来及陷阱在等着人类在现实中赶上来。2025年5月第四周,全世界的AI应用好像都按下了快进键,科技公司们争先恐后地发布了多个新产品,努力争取用户的注意力和钱包,以期货的形式预告不久后的爆裂功能。独立机构Artificial Analysis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的AI报告,统计显示ChatGPT依旧领跑,但DeepSeek、Qwen等开源劲敌正加速追赶,围绕算力、架构与生态及场景应用的竞争火热升级。过去两年,GPT-4级别的推理成本下降了1000倍,AI公司们以每8-12周的速度推出新模型。

AI进展正在接近一些科幻电影里的超现实能力:多模态和智能体让AI变成全能助手,越来越融入日常生活。三大驱动力推动AI成本革命:更小的模型、推理优化和新一代硬件等。

1983年,《时代》杂志将“年度人物”颁给了个人电脑,称其为“年度机器”,放在杂志封面,这是该奖项自1927年设立以来首次由非人类获此殊荣。(资料图)

全面转向AI智能体(Agent)硅谷巨头在用AI重构自己的看家产品,革新人机交互的多种方式。

5月19日,微软年度Build 2025开发者大会重新定义操作系统, Windows 11 原生支持MCP(模型上下文协议),Copilot有五大功能入口,微软将AI融入云服务、生产力软件、搜索等几乎全线产品。CEO纳德拉提出愿景:让更多应用由智能体驱动,打造一个开放智能体网络。“我们已经进入了AI Agent 时代,正在见证AI如何以全新方式帮助我们解决问题。”

5月20日,谷歌年度I/O开发者大会发布了最新AI全家桶,包括新视频模型Veo 3、编码助手Jules、AR眼镜等。传统搜索受到AI冲击,谷歌加速构建智能体网络,调用协议A2A与MCP互相兼容,基于Gemini 2.5的AI Mode将嵌入谷歌所有产品,以实现从问答到预约、预订、电商和本地服务。

AI的应用范式进化到7小时不间断写代码。5月22日,AI初创公司Anthropic推出Claude Opus 4和Claude Sonnet 4两个编码模型,具备持久工作、上下文理解等能力,AI正在从快速响应工具转变为能处理全天候项目的协作伙伴。

大模型整合应用平台Poe《2025春季AI模型使用趋势报告》显示,推理模型使用率4个月内激增5倍,占所有AI交互的比例从2%升至10%。用户正将AI视为复杂问题的智能伙伴,而非基础问答工具。

中国的大厂们也全力冲刺Agent,多线交战。据说字节跳动有7个团队在竞速Agent,让 AI 自主完成任务。百度声称其心响是直接可用的Agent。阿里巴巴将夸克定位为超级Agent。

5月19日,腾讯CSIG旗下的QQ浏览器升级为AI浏览器,推出全新AI QBot,并搭载腾讯混元和DeepSeek双模型。三天后,腾讯云AI产业应用峰会,腾讯大模型首次全景亮相,从自研的混元到编程助手、知识库、云智能体开发平台,腾讯文档、腾讯会议等办公协同产品也智能升级。其高管称,随着AI持续落地,每个企业都将成为AI公司,每个人都将是AI加持的“超级个体”。

让更多“打工牛马”AI化起来为了让更多用户沉迷AI,同时又反AI上瘾,科技公司费尽心思。

5月20日,快手推出“信息茧房”自我评估与“一键破茧”功能,直观可视化用户在平台上的内容偏好,优化个性化推荐体验,管理兴趣标签及推送强度,避免陷入信息茧房的困境……

5月21日,飞书发布最新AI功能飞书知识问答,给“打工牛马”提供基于企业知识的企业专属AI问答工具,发挥B端场景的AI价值,比如询问项目进度、预算情况、找人、撰写生成项目总结等。

京东重押数字员工。5月20日,京东云城市大会发布JoyAgent智能体2.0、JoyScale AI算力平台、JoyBuild大模型开发平台、垂直行业一体机等,助力更多企业生成专属数字员工,加速迈向深度应用。京东云自称,内部运行的智能体已超1.4万个,AI“工作搭子”参与解决了超18%的工作内容。

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在这场大会上说,“数字员工的上岗率将成为衡量未来企业先进性的标准。”这会不会激起人们的恐慌?

国内AI也在往外“卷”。5月22日,2025阿里云中企出海大会,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,阿里云将以战略级投入,2025年在马来西亚、阿联酋、泰国等新开服七个数据中心,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;加速大模型出海、AI产品国际化,部署通义、百炼、PAI、大数据等AI应用所需产品,为中国企业出海铺路搭桥。

对AI未来的展望和预警黄仁勋暴论“摩尔定律已经终结”。5月19日,英伟达发布全新GB300 NVL72,工厂性能提升5000%,并推出半定制专用AI芯片、新一代人形机器人模型等众多产品,重新定位自己为AI基础设施建设公司。个人超算即将发售,能跑不止一个满血 DeepSeek R1。

他强调,AI的演进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摩尔定律的预期,“AI效能如今不是每半年翻倍,而是每三个月就能翻倍”,英伟达要成为AI世界的新引擎。

马斯克超前布局AI电力。xAI已经在田纳西州孟菲斯的Colossus计算设施部署了20万块GPU,并计划新建配备100万块GPU的超算中心。他预测,当前制约AI发展的芯片瓶颈将很快转变为电力设备短缺,最早到2026年,AI企业或将面临“根本性的发电量不足”。

无论激进或紧张,AI还能给用户创造什么样的科幻未来?一些公司在端侧AI上积极探索,从AI眼镜、AI耳机、AI音响,到AI手表、AI头盔、AI戒指等可穿戴设备,以实现《黑客帝国》《Her》中的奇幻场景。

时隔十年,谷歌又重新做起了AR眼镜,与中国科技企业Xreal共同推出轻量级智能眼镜Project Aura。全球首款搭载Android XR系统的AR眼镜,标志着AR行业的“安卓时刻”将要开启。

英特尔则推动将AI眼镜与AI PC及算力大脑联动。5月20日,英特尔与亦心科技及亿道集团旗下的亿境虚拟和亿道数码,联合推出AI眼镜与AI PC协同解决方案。设计师戴着亿境AI眼镜快速捕捉画面,灵感传输到亿道数码搭载的英特尔®酷睿™Ultra处理器的AI PC上处理,亦心大模型将草图进行秒级工业级渲染。三方让AI眼镜进化成新的终端,呼唤智能沉浸交互的新纪元。

OpenAI也不满足于只做AI模型应用,要打造一款消费级硬件领域前所未有的产品。5月22日,OpenAI以近65亿美元收购由前苹果首席设计官乔尼·艾维创立的AI设备初创公司io,联手进军硬件领域。

这款新“AI伴侣”设备计划在2026年年底前推出,目标出货量1亿台。它号称不同于其他公司的AI眼镜或可穿戴设备,是沉浸环境感知智能体,小巧而无屏幕,可以放在口袋里或桌上,不干扰用户,但能多模态AI响应多种需求。

OpenAI CEO阿尔特曼说,这个AI陪伴硬件将成为继MacBook和iPhone之后人们平时用的第三大核心设备,“希望我们能够带来一些我30年前第一次使用苹果电脑时感受到的喜悦、惊奇和创造精神。”

传奇设计师艾维曾是苹果创始人史蒂夫·乔布斯的得力助手,设计过iPhone、iMac、iPad和MacBook Air、iWatch等标志性产品。他说,“人们对新事物充满渴望,这反映出我们对现状的某种不安。”

他也有点感慨:“我越来越感觉到,过去30年所学的一切,都引领我来到了这儿……这让我想起了30年前我刚到美国时的情景,作为一名设计师,我被硅谷那种令人振奋且纯粹的乐观主义所吸引,渴望与那些致力于创造能提升人类福祉的卓越产品的人们合作。”

艾维不认为智能手机将于近几年内被新的AI硬件所取代,它仍然是非凡的通用设备,但人们将以“全新方式”与AI连接。他在博客上写道:“这是一个非凡的时刻,计算机如今已具备视觉、思维和理解能力。但尽管AI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能力进步,我们的体验很大程度上仍被传统的产品和界面所塑造。”

乔布斯超越时代的前瞻远见艾维怀念乔布斯的技术战略和商业洞察,如今回头看,更敬佩乔布斯超越时代的前瞻远见。当下的AI工具再花样折腾,也没追上他四十多年前的预言。

1983年6月,《时代》周刊将个人计算机评为年度风云人物之后半年,28岁的乔布斯在阿斯彭国际设计会议上演讲,主题是“未来不再如昨”,展现了惊人的预见性。他预测了未来的iPad设备形态、90年代后期互联网将普及,神预言后来的类Siri、GPT,用电脑向亚里士多德提问——

“我希望未来,当下一个亚里士多德出现时,我们用一台电脑捕捉他的基本智能。这样,后代的学生就可以向这样的智者提问,并且得到回答。”

乔布斯“嫉妒”亚历山大大帝,不是因为他征服了世界,而是因为他有亚里士多德做私人老师。乔布斯一直梦想有一种能够互动的“书籍”,无论读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,他都能随时停下来问它一些问题。

他畅想了未来50到100年可能的新技术前景:如果我们能开发出一种机器,它能捕捉到知识、想法或如何看待世界,像人类一样思考和互动,我们就可以问这台机器,“嘿,亚里士多德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”

站在科技与人文的路口,乔布斯认为,世界上应该有比书籍和软件更能让智慧不朽的方式。也许是目前整个行业都在忙乎的AI,也许它还根本还没跃出地平线,但我们至今仍生活在史蒂夫预言的奇境里。

南方周末研究员 丁伟

责编 黄金萍

推荐阅读